发布时间:2017-05-15 浏览次数:2783
一、界定倒缩发生的基本环境和条件
强度倒缩的一般理解为:一是胶凝材料水化终止,不再提供强度增量,而内部或外部环境又对强度产生不利影响;二是虽然还有强度增量,但小于内部或外部不利影响。无论那种情况均会导致强度倒缩。界定条件如下:
1、界定砼强度倒缩是指在采用常规原材料、正常配合比、正常施工(含试件成型)、标准养护条件下,针对28天强度(也可以更早龄期)基准,后期60天或更长龄期出现的倒缩;
2、界定没有特殊的早强剂、过量TEA等外部干扰;
3、界定没有后期养护(或使用)的异常等等;
4、界定没有试件制作及试验误差等人为影响。
倒缩的发生主要体现在高强砼。对C60以上的砼,水胶比一般小于0.35,胶凝材料用量大于500kg/m3,对于水化导致的内部缺水,自干燥收缩等等,大家均有共识,确实也有可能是由此产生内应力,而出现强度倒缩,但自收缩更多的是影响弯拉强度,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通常并不显著。
二、倒缩发生的影响因素、作用机理、部分解决方案
C60以上砼的绝热温升一般大于50度,最高温峰一般出现在48h左右,亦即砼试块并不是在真正的20度环境下水化,内部温度要高得多,试件尺寸越大,强度等级越高,内部温度越高。在相对高温环境下水化,其产物的致密度高、结晶度大、迁移率低,孔隙水渗透到未水化粒子表面越难,即后期水化条件受阻,强度增量受制。
这一点只要做过蒸汽养护工艺的都深有体会:20度养护28天强度80MPa,改为60度蒸汽养护8小时后再标准养护到28天,强度定远小于80MPa。关于这一结论和观点和验证,若没有蒸汽养护条件,还可以倒过来做:对有倒缩现象的砼,用同材料和配合比,改用冰水拌制,倒缩现象就可能减弱。
温差应力释放和凝胶结构转变可以认为是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。在低强高水胶比砼中自收缩也存在,只是量小(40微应变)对砼性能影响可忽略,所以没引起关注。水化热的问题在低强高水胶比砼中也不被关注。但高强砼不可忽视。
另一方面是快速形成的致密凝胶结构,根据自由能(或熵或焓)理论,在自调节过程中也会出现内应力重分布,也有可能引起内损伤。
一般来说,温度高于40度即可影响水化过程与机制,50度以上影响显著。在50度条件下,纯水泥砼与S95等量取代砼相比,当取代率提高时(试验只做到50%以内),一是强度差增加,二是随龄期延长,强度差进一步增大。但在20度标准养护时,随矿粉掺量增加(大于10%)时,强度是下降的,龄期延长对差值影响率也不显著。
因此,改善倒缩的方法之一是适当增加掺合料的比例。矿粉与粉煤灰复掺效果相似。另一方面,可以设法降低砼入模温度,也是控制砼强度倒缩的有效方法之一。当然缓凝剂的合理使用也有效果。